yl7703永利

教育技術學系

當前位置: 首頁 >> 師資隊伍 >> 教育技術學系



汪學均
  編輯:和諧02  信息來源:   發布日期:2022-11-13  點擊數:

undefined

 

一、簡介

汪學均,女,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生導師。1999年、2007年、2012年本科、碩士、博士畢業于華中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專業,獲得理學學士、教育碩士、教育學博士學位。1999年至今任教于永利,從事教育信息技術領域的教學和研究。2019學年武漢大學訪問學者,2023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斯威戈分校訪問學者。主持省部級課題10餘項,在《教育研究》《中國電化教育》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學術專著1部,主持湖北省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2門。2021年至今現擔任教育部主管期刊《教師教育學報》審稿專家,2020年至今任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師教育實訓教學示範中心常務副主任,2023年至今任湖北省教育學會副秘書長、理事,2025年至今任永利教育評價研究中心主任。

二、人才培養

本科生課程:《班級管理理論與實務》《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研究》《教育技術文獻選讀》《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論》《信息技術課程标準與教材研究》

研究生課程:《信息技術課程與教材研究》《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應用》

研究生招生專業(代碼):教育技術學(078401),現代教育技術(045114),教育管理(045101)

三、科學研究

(一)主持項目

1.主持,永利2024年規劃教材建設項目,信息科技課程與教學論,北京大學出版社,在研。

2.主持,湖北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地方綜合性大學優化師範生信息化教學能力養成體系的實證研究,項目編号22D006,2022-2025年,結項。

3.主持,湖北高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網絡教學平台增強高校實體課堂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項目編号2020328,2021—2022年,已結項。

4.主持,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湖北中小學素質教育研究中心第三批開放基金重點項目,“互聯網+”背景下湖北中小學生學習評價研究,項目編号2020HBSZA05,2021—2025年,結項。

5.主持,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視頻互動同步課堂教學研究,項目編号17Q022,2017—2019年,已結項。

6.主持,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互聯網+時代高等學校混合式教學創新探索,項目編号2017GB016,2017—2019年,已結項。

(二)代表性學術論文

1.汪學均,李珺,丁子怡,許德宇,李心竹.師範生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以地方綜合性大學為例[J].教育科學探索(ISSN 2097-0757),2024(42),11:11-17.

2.汪學均,鐘燚,丁子怡,李珺,許德宇. 關于中學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的調查報告——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M中學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ISSN 1671-489X),2024(9):31-37.

3.汪學均,王輝,鐘燚,湯瑩瑩,黃志芳.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模式構想與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ISSN 1673-8454),2022,(10):84-92.

4.汪學均,李小培.“互聯網+”時代高等學校混合式教學創新探索[J].中國教育信息化(ISSN 1673-8454),2019,(12):5-9.

5.汪學均.視頻互動同步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CSSCI期刊,ISSN 1006-9860),2017,(4):122-128.

6.汪學均.視頻互動同步課堂教學效果實驗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CSSCI期刊,ISSN 1009-8097).2017,(2):47-53.

7.汪學均,熊才平,劉清傑,王會燕,吳海彥.媒介變遷引發學習方式變革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CSSCI期刊,ISSN 1006-9860),2015,(3):49-55.

8.汪學均,熊才平,吳海彥,吳海彥,姜雨晴.教育信息資源區域間交換共享的建模與仿真[J].現代教育技術(CSSCI期刊,ISSN 1009-8097),2015,(12):33-39.

9.熊才平,汪學均.教育技術:研究熱點及其思考[J].教育研究(CSSCI期刊,ISSN 1002-5731),2015,(8):98-108.

(三)代表性著作、教材

1.汪學均著.視頻互動同步課堂[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10月第1版.ISBN 978-7-5203-6897-1.

2.雷體南,汪家寶.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年.汪學均撰寫第二章和第四章.

3.雷體南,葉良明.信息技術教學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汪學均撰寫第四章和第八章.

4.姜慶,黃海軍.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年.汪學均撰寫第四章.

5.李經天,王小蘭.教師教學技能訓練教程.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年.汪學均撰寫第六章.

6.楊九民,範官軍.教學系統設計原理.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汪學均第二副主編.

(四)科研獲獎

1.靖國平,陳文嬌,方紅,向葵花,汪學均,郝淑榮.轉識成智:小學智慧課堂研究與實踐.湖北省優秀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湖北省教育廳.2022年10月.

2.汪學均,2024年中國知網高被引學者TOP5%.證書編号CHIS2025010412783.

3.汪學均,2019—2021年武漢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個人.武漢市教育局.2022年.

4.楊紅雲,陳德鑫,李新平,陳蓓蕾,汪學均,劉夢君,吳笛,黃志芳.“二元并重、四維突進”的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深度融合實踐.2021年永利本科教學成果獎,二等獎.證書編号2021023.2021年.

5.李鴻科,汪學均,李經天,明慶華,鄒軍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課程轉型及教學應用研究.永利教學成果,二等獎.證書編号2015145.2016年.

6.汪學均.“Flash動畫技術入門”慕課.湖北省在線開放課程教學大賽,三等獎.證書編号2018-1-013.2019年.

7.汪學均.“教育技術文獻檢索”慕課.湖北省移動教學大賽,三等獎.證書編号14010496201701030WH.2018年.

四、社會服務

1.2023年至今,擔任湖北省教育學會副秘書長、理事,參與學會相關工作。

2.2024年至今,擔任湖北省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湖北省高校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教師,主講人工智能賦能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3.2021年至今,擔任教育部主管期刊《教師教育學報》(ISSN 2095-8129)審稿專家,從事教師教育領域教育技術主題稿件外審。

4.2018—2025年,擔任武漢市教育局義務教育單位委托管理專家,從事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智慧課堂設計與實施方面的研究與指導。

 

版權所有 © yl7703永利(田家炳教育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院辦電話:027-88663361 學工辦電話:027-88663592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