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上午,武漢市将軍路中學“豔新園丁”名班主任工作室第2期專業分享活動如期進行,本期活動的主題是“班級常規管理”,特邀請将軍路中學優秀班主任、東西湖區十佳班主任、武漢市百優班主任劉小豔老師做主題分享,旨在通過專業分享進一步提升青年班主任班級常規管理的技能。将軍路中學全體青年班主任、趙群立校長及永利委托管理團隊肖凱博士參加此次活動。

首先,工作室主持人馬豔新老師回顧了武漢市将軍路中學班主任隊伍建設和班主任發展方面的優良傳統。曾經湧現出衆多的優秀班主任,有的曾被國家領導人接見;有的在班主任群體中頗有名氣;有的是班級管理高手,總能讓班級發生奇妙的變化。簡短的開場白,營造了溫馨的交流氛圍。

接着,劉小豔老師闡述了常規管理班級的理念,要培養學生的敬畏之心,對生命、對時間、對學習、對成績……的敬畏之心。培養出一個沒有恭敬和敬畏心的孩子,遠比一個沒有優秀成績的孩子可怕得多。劉老師每接手一個新班,都會用系列化的主題班會培養學生的敬畏之心,即《常懷敬畏之心之一:敬畏課堂鈴聲》《常懷敬畏之心之二:敬畏時間》《常懷敬畏之心之三:敬畏教師》。通過“三閑記錄”的方式,與學生分析“三閑”帶來的危害,提高珍惜時間的意識。劉老師還給學生提出了“三入”,即“入靜、入定、入神”,以此來培養自己專心緻志的學習習慣。培養“三入”是針對“三閑”不良習慣開出的一劑“良藥”。要做到“三入”并不難,隻要每天少做“三閑”之事,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并且落實在行動上,堅持下去,就會大見成效。培養“三入”在具體操作上可以通過以下步驟進行:(1)止動;(2)閉嘴;(3)平心;(4)靜氣;(5)聚精;(6)會神。這六步稱為一個簡單的“靜氣操”,每次學習之前做一遍,開始是強迫他們做,慢慢學生就自覺地做,逐步地就會成為一種習慣。
劉老師經常在班上朗誦朱自清的《匆匆》,如果有學生不珍惜時間,就會讓這個學生朗誦。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
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
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複返呢?”
(老師念前面的,後面的學生就自已跟着念)。
閑話的時候,日子從喧嘩裡流逝;
閑事的時候,日子從悠閑中遛走;
默默閑思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飛逝;
等我回家作業不會做時,這算又溜走了一日。
通過1~2個月的訓練,劉老師班上的學生時間觀念變強了,學習風氣濃郁了。要讓學生敬畏自已的同時,還有一個字眼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愛”,“愛”這一詞廣博而深奧,但在劉老師的詞典裡,愛可以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親切的提醒,一個深情的擁抱,一件微不足到的小事。劉老師說,教育是一項需要愛心傳遞的事業,愛心也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一種情感,因此我們的事業平凡但不平淡。

劉小豔老師的分享結束後,永利肖凱博士進行了點評:劉老師分享的主題是一日常規管理,但劉老師從敬畏之心的理念出發,給了我們三點思考:一是,培養班級一日常規管理有難度、有價值。在喪失儀式感的現代社會,一個班主任想要把學生的敬畏之心培養起來是非常不容易的,這是劉老師的堅守,也體現了劉老師工作的價值。二是,培養班級一日常規管理有思路、有方法。劉老師的忙往往體現在接手一個班級最初的時間,把握了常規培養的最佳階段。第一個月,讓班級常規秩序建立起來,讓學生不斷收獲成長,用“三閑”和“三入”的方法,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内在的規則意識,表揚有方法,劉老師并沒有天天念叨紀律,但把常規管理變得可具操作性。二是,培養班級一日常規管理有思想、有高度。劉老師把班級常規管理上升到“培養有敬畏之心的少年”的教育哲學高度,不直接提紀律、制度、常規,而是将紀律的缺失具體到根本在于缺乏對時間的敬畏、對生命的敬畏、對教師的敬畏、對學習的敬畏,重新建構了“紀律”,從解構到建構再到重構,讓我們看到了培養一個有敬畏之心的人的全過程。我們應該向劉小豔老師學習這種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用教育理念引領班級管理,用班級管理方法印證教育理念,多思考,多實踐,多閱讀,成為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審稿: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