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造将軍路中學生态文明教育特色,提升學校現有生态館的育人功能,2023年3月15日上午,湖大專家團隊李經天教授邀請江漢區教研培訓中心教研員程慧主任在武漢中小學校外教育活動中心,為将軍路中學教師作了一場《貫徹生态思想,培育生态公民——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領下的教育實踐》講座,這是将軍路中學第六期“梅園有約”青年教師成長論壇活動,也是2023年春季教師研訓的重要内容之一。舒敏、徐平法、趙東方主任及全體七、八年級教師參加了培訓活動。

程主任的講座分三個部分,首先,闡述了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從核心要義、邏輯架構和理論創新作了重點梳理,從曆史觀、自然觀、發展觀、民生觀、系統觀、法制觀、行動觀、全球觀等維度解析生态文明的哲學本質,指出生态文明建設的“低碳發展”“循環經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途徑。其次,介紹了開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法律文本和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進校園的政策依據。第三,重申“生态文明教育”是《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的五大内容之一。從武漢市中小學20年前的學校環境教育以“參與為主——倡導行動”(低級),到10年前“突出優勢——重點突破”開展“綠色學校創建”(中級),再到當前“深度融合——和諧共生”(高級),用大量豐富詳實的學校實踐案例,勾勒出生态文明學校教育的五大途徑(德育、教學、研學實踐、綠色學校、國際生态學校)。介紹了生态文明學校十個專題分類,與學校德育、教學、實踐、活動、管理的關系,并列舉了每個學科新課标對生态文明教學滲透的要求,還将國際生态學校創建的“七步法”作了詳盡的說明。

講座曆時2個小時15分鐘,報告信息容量大,内容翔實豐富,講解細緻透徹,圖文音視并茂,讓在座的老師們眼界大開,豁然開朗。

李經天教授做了點評,她說,程主任今天給将軍路中學教師作了一場系統化、普及性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培訓,報告體現了四個特點:一是理論引領。從生态文明的思想溯源,到探尋理論基礎,再到法律政策依據解讀,最後學校實踐路徑指向的全面梳理,為教師搭建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思維結構和實踐操作框架;二是實踐貫通。從學校環境教育實踐樣本,到學校生态文明教育實踐案例,詳細介紹了多所中小學“做什麼”“為什麼做”“怎樣做”“做得如何”的實踐成效和可推廣經驗。三是要素關聯。生态文明教育關聯了新課标對各學科教學中滲透的要求,關聯了學校德育、教學、實踐、活動、管理各項工作,關聯了學生、教師、學校、家庭、社區的協同共創,關聯了生态學校創建與學校教研實力和教師團隊協作努力。四是榜樣示範。程慧擔任教研員18年來,江漢區綠色學校創建率達100%,國際生态學校、濕地學校等創建工作在全省居首位,多次指導學校環境教育實踐活動獲得高級别獎項,并獲得湖北省環境保護政府獎(集體),主編出版科技創新教材5本、生态文明教材3本,是湖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分會會長,中國濕地學校網絡委員會委員。先後被評為江漢區首席教師,武漢市學科帶頭人,湖北省最美生态道德教育園丁,全國優秀科技教師。今天,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一個科技教育人的執着追求、堅定步伐和負重前行。最後,李教授給将軍路中學教師留下了四個思考題“我能為生态文明教育做什麼?”“怎樣完成生态文明教育的職責?”“如何升級将軍路中學綠色學校品牌?”“怎樣創建國際生态學校?”。同時,她勉勵教師要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知識傳遞知識,以能力培養能力,以視野拓展視野。
程主任将近期編寫的三本生态文明教育系列教材《觀鳥》《濕地》《自然筆記》贈送給了學校。

中午,返程途中,程主任還指導教師一行在府河濕地進行觀鳥體驗。

(審稿: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