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7日上午,湖大專家團隊李經天、于洋、馬勇、楊紅雲、肖凱、羅淑娟老師赴将軍路中學,針對七年級二月調考情況,分别進入七年級語文、數學、英語課堂聽了7節課,并參加綜合組、曆史組、道法組、理化組的教研活動,指導學校省、市、區級立項課題中期檢查準備工作,并就學校文化升級打造等聽取意見。

湖大專家聽完課後,分别與任課教師進行了交流。李經天老師聽了語文課——《孫權勸學》,任課課教師采取“讀、講、練、議”的教學方式,先由學生“讀”課文,使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查認“生”字,做課堂練習;請坐在第一排的7個同學依次檢查每一列同學做筆記情況,同時請一個同學檢查這7個同學做筆記情況;教師抽取某同學的練習本投屏,“講”解易錯難懂的字義、如何斷句和字詞含義,請學生對照更正;再請坐在第一排的7個同學依次檢查每一列同學“練”習更正情況;最後,請同學們讀出文中的語氣,概括課文“誰說了什麼,結果如何?”,安排分組讨論,思考争“議”(從孫權的角度如何概括?);教師作最後點評,并留下查字典的作業和思考題(從呂蒙的角度如何概括?)。整節課,教師落實了“20+20”的教學要求,在閱讀指導上,教師注重學生對語言、形象和主題的理解,特别是在情境中的有效交流溝通,還培養了運用工具書理解漢字意思的學習習慣。課下,教師對沒有完成課堂任務的兩個學生進行了個别指導。李經天老師就如何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自由表達以及學習方法等問題與任課教師交換了意見。
于洋老師聽了語文課——《聞一多》,任課教師通過“學生演講”“學生賞析”、小組競賽等形式,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意願,促進語文的高階學習,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針對學生基礎不夠紮實的問題。于洋老師提出了在教學設計中需注重對知識點的回顧,在平時不斷滲透基本的閱讀和寫作技巧等建議。
肖凱老師聽了兩個班的數學課,在《立方根》的單元教學中,任課教師較系統地講授了立方根的概念、性質及開立方等知識,注重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對比,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并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注重對答題格式和答題細節的強化,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真命題、假命題》的練習課上,任課教師對學生作業的分析,采取了教師講解、學生演闆、學生分析、師生交流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發現和總結問題。肖凱老師提出了應重點關注學生學習态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建議。
楊紅雲老師聽了數學的《平行線》習題課,主題是平行線的性質、判定方法的應用。教學采用教師提問、學生知識複習的方式,課中,教師依次抽選了三名同學,上講台使用交互式電子白闆為全班同學講解作業習題,教師補充、糾正錯誤解法,并在學生闆演中及時總結易錯部分。楊紅雲老師認為,課堂中教師與學生整體互動較少,學生整體的學習參與度有待提升。
馬勇老師聽了數學習題課,主題是平行線的證明方法與技巧。任課教師注重對每道試題解題思路、技巧與方法的講解,對于學生解題過程中表現出的共性問題,能夠綜合運用講授、學生闆演等方式加以解決。馬老師指出:應在批改作業基礎上對學情展開必要的分析,重點發現不同層級學生解題中暴露出的難點和關鍵環節,以提高習題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可側重解題思路的分析,注重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把方法交給學生,在幾何證明題中突出反向推理和正向推導的邏輯訓練。
羅淑娟老師聽了英語練習課,課堂教學以小組合作、自由讨論、每組派代表去講台上分享小組同學的解題思路的方式進行。任課教師說“以前的練習課是我講,有部分學生不愛聽講,現在讓他們讨論,自己講,我再補充,學生們積極投入,尤其是成績居中的學生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羅老師認為,小組合作方式營造了民主、合作、活躍的氛圍,但也要關注遊離在小組之外的少數學生,應加大個别輔導;充分利用早讀時間,帶領學生讀課文,提高口語能力,更正中式英語口音等問題。

湖大專家基于聽課和二月調考情況的綜合分析認為,七年級學生在疫情後未能完全适應線下課堂教學的狀況,學校需高度關注年級組及班主任工作,采取有力舉措,通過織織相應活動加以調節和改進。
聽課反饋後,湖大專家團隊參與各學科組教研會活動,同時,針對省、市、區級在研課題的中期檢查進行相應指導。于洋老師對《中學語文課外閱讀項目化學習對學生學習品質提升的實踐研究》課題組的指導意見是:嘗試選取紅色基因、将軍精神等作為項目化學習的主題,貫穿三個年級的課外閱讀素材,優選課外閱讀篇目;由項目負責人提前做好頂層設計,将課題組成員按項目分組,圍繞主題目标開展行動研究,引導學生在項目化學習中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突破碎片化知識的淺表性學習,走向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和應用,以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羅淑娟老師對《‘雙減’背景下的城郊初中家校共育策略研究》課題組的指導意見是:将已編制的電子問卷發放給教師、家長填寫并訪談學校教師,分析教師、家長對家校共育态度、學校家校共育現狀及問題;開展家校共育有效性的探索實踐,凝練有效的家校共育策略;制定家校共育工作标準與指導手冊。羅老師與湖大本科生還對教科室馬豔新主任進行了訪談,了解學校班主任在家校共育上有效做法以及面臨的問題。
楊紅雲、李經天、肖凱教師參與了化學組教研活動,了解到化學組教師在教學研究中困惑,主要為化學課時量少,教學内容增加,教學壓力增大;化學實驗實操練習缺乏;教研工作開展缺乏指導。湖大教師給出了指導建議:在七年級的綜合課程中融入物理、化學學科的實驗内容,以項目式教學的方法實現多學科的交叉融合,提升學生學習物理、化學、生物學科的興趣,緩解九年級增加化學學科後的學習壓力,同時與課題研究的選題相匹配,讓教學問題——課程改革——師生發展走向有序、疊代、升級的發展軌道。
馬勇老師與學校領導交換了學校文化升級打造的意見。
(審稿: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