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7703永利

科研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動态



基于大數據的課堂“差異·适應性”教學實踐順利推進
  編輯:熊文哲  信息來源:   發布日期:2023-02-21  點擊數:

2023年2月17日,基于大數據的課堂“差異·适應性”教學實踐研究項目中期推進會在吳家山第三中學舉行。本次會議旨在對項目的進展、成果和未來研究方向進行彙報和探讨。

首先,吳家山三中宋維霞主任對該校在項目中的研究進展、數據分析和課堂教學實踐進行了詳細的說明。該校通過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大數據分析,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差異性,而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難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因此探索了基于大數據的“差異·适應性”教學模式,旨在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成果。

接下來,永利謝崇情進行了關于AI課堂觀察項目的進展彙報。該項目主要涵蓋了智慧教育、研究背景和教學特征分析等内容。其中,智慧教育是指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記錄、分析和反饋,進而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服務。研究背景方面,該項目主要針對學生學習差異性較大的問題進行研究,通過大數據分析挖掘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行為,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和教育管理。而教學特征分析則是将學生學習行為與課程内容進行匹配,進而提供适應性的教學内容和方式。

在總結問題疑惑和未來方向環節,與會者圍繞項目中的問題和疑惑進行了深入讨論。其中,參會人員表示,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将大數據分析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如何平衡不同學生的需求和教學目标,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等問題仍需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永利劉夢君副教授就學生差異性報告尚未生成一事進行了說明,并在未來的研究中調整課程的研究方向,加強對學生學習特點的研究。随後,楊兵教授強調後續加強吳家山三中和永利團隊的互動溝通,各自發揮長處,讓項目高質量推進。同時,武漢市教科院王一凡主任重申了項目的價值意義,并提出了改進方向,強調技術研究、教學解讀和教師需求的結合,并從5個方面進行了說明,第一怎樣對多維、多源的數據采集;第二構建一套科學的分析模型,可以從個性、學科和班級考慮;第三注重課堂觀察的時效性;第四關注數據庫建設的科學性;第五建立數據診斷、反饋模型。最後吳家山三中徐靜校長做了總結性發言,感謝所有參與該項目的人員,并強調下一步以課題為抓手,将課堂學生、教師行為發生變化,構建學科模式,以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

本次中期推進會的順利舉行,不僅展示了該項目的研究進展和成果,更為教育界探索新型教學模式和引領未來教育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本項目的推進也受到全國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大數據智能采集終端賦能區域教育評測實踐研究》的資助和支持,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該項目必将在未來的研究中取得更多重要成果。

(審稿:楊兵)

版權所有 © yl7703永利(田家炳教育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院辦電話:027-88663361 學工辦電話:027-88663592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