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将軍路中學新進教師14人,為深入了解新教師線上教學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将委托管理“課堂教學質量提升”項目工作落實到位。10月31日,湖大專家團隊肖凱、馬勇、于洋、楊紅雲、李經天老師在線聽了将軍路中學新教師“過關課”。
10月31日上午第四節是新教師陳瑾老師702班語文課,講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湖大專家認為,這是一節比較有效的在線教學課,主要體現在:一是教學目标達成度高。授課教師教學目标準确且清晰,圍繞課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語言細節展開教學,對課文的題目、百草園景物的描寫等重難點的突出與突破較為有效;二是學生學習參與度高。師生線上教學技術熟練度高,操作流暢,借助語音交流互動來體驗文本,善于提問和啟發學生深度參與。三是教學思路清晰。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清晰的課件、問題串的整體設計和部分課件的思維導圖,讓教學過程流暢,層層遞進,使得學生的學習思路清晰。四是對學習方法的引導性強。比如對默讀的引導,通過課件強調了默讀的要求。對精讀的引導,設計了比較深刻的問題,提示了重點關注的内容。此外,能對寫景方法進行歸納,還有預習的設計與布置等。五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線上教學有自律性,反映了一定的預習效果。

同時,湖大專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一是建議全體學生開放視頻(關閉麥克風),增強教學的現場感;二是教師在強調課文品讀、語言細節的基礎上,可關注核心素養的養成,比如關于作者魯迅的介紹,不一定是教師介紹,也可以讓同學介紹自己對魯迅的了解,再由教師補充;對于默讀、整體把握文章大意,可以請學生來回答,将關注的重心逐步擴大到文學常識、語文學習方法等方面;三是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增強學生對文本的體驗,提升學生的“共情能力”。比如可以讓學生回憶自己從兒時的遊樂成長到走進課堂的經曆,來學習和體驗文本的内涵,避免學生的理解局限于對文字的解釋而非生活的體驗。比如讓學生精讀後領會魯迅先生是如何寫景的?逐步提高寫作能力,并轉化為語文駕馭能力。四是可設置倒計時小時鐘,提醒活動結束時間。對提問沒有回答或沒有準備好的學生,可提醒還會再次提問,管教又管導,以增強學生課堂的學習精力投入。

湖大專家團隊認為,新教師知識基礎較紮實,善于學習,對教學工作認真負責,充滿活力,師生關系融洽,信息技術能力強。如何快速提升新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班級管理能力,成為學校教育改革與創新的生力軍,湖大專家團隊與将軍路中學将開展有針對性的系列培訓活動。
審稿: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