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教育學院—吳家山第四小學委托管理項目組經過六年探索,凝練的基礎教育成果《關愛教育三部曲》系列專著之一《關愛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一書,已在2021年出版,獲得很好的社會反響。
2022年7月26日上午,按項目執行負責人陳文嬌副教授的安排,《關愛教育三部曲》系列專著之二《關愛教育理念下的師生成長》提綱研讨活動在騰訊會議舉行,永利教育學院委托管理靖國平教授專家團隊和吳家山第四小學蔡芳行政團隊及骨幹教師代表參加。
研讨會由吳家山四小教務主任餘志瓊主持。餘志瓊主任首先介紹了吳家山第四小學在前期雙方交流的基礎上,幾經易稿的《關愛教育三部曲》系列專著之二《關愛教育理念下的師生成長》的提綱,第一章關愛教育理念下的教師,第二章關愛教育理念下的學生,第三章師生智慧成長。
對此,永利教育學院靖國平教授專家團隊成員依次發言。陳文嬌副教授認為應該充分整合吳家山第四小學已有的課題研究内容,注重理論性、學術性與教育實踐、具體案例的融合,并建議全書分兩篇,上篇寫關愛教育理念下的教師發展,下篇寫關愛教育理念下的學生成長。方紅副教授建議确保系列專著的連貫性,第二本應發揮好承上啟下的作用,把關愛教育理念的來龍去脈、師生智慧成長的路徑、策略、效果都深度挖掘并展現出來。趙厚勰副教授覺得現有提綱第三章與前兩章有些脫節,建議:第一章寫關愛教育理念下的教育理論探索,第二章寫關愛教育理念下的教育科學研究,第三章寫關愛教育理念下的教師發展,第四章寫關愛教育理念下的學生成長。向葵花副教授也建議調整結構,不按教師和學生分,而按理論和實踐,全書分師生成長篇、師生成果篇。汪學均副教授建議緊扣書名,分教師發展和學生成長兩篇,把關愛教育理念下的師生發展内涵、特點、評價、案例、課題、論文整合起來,并強調在統整内容的過程中,應注意處理好關愛教育和智慧教育的關系。
吳家山第四小學蔡芳校長團隊成員也表達了想法。陳捷副校長說,師生發展評價系統實施應用尚不完善,這部分數據資料尚不齊全。張春玲、吳瓊、李婷等骨幹教師覺得,一線教師掌握的相關案例素材較為豐富,但如何針對本書的需要做出取舍等方面還需要專家進一步指點。

項目首席負責人永利教育學院靖國平教授說,“對于這本書的框架,我們應該站在吳家山第四小學長遠發展的高度來構思,應該站在東西湖區打造臨空教育品質的全局視角來把握。”靖國平教授通過屏幕共享詳細地解釋了他拟定的章節提綱,按四章布局,第一章寫關愛教育與學校品牌創建,第二章寫關愛教育導向下的教師發展,第三章寫關愛教育導向下的學生發展,第四章寫關愛教育導向下師生發展環境建設。第一章内容包括:關愛教育與人本校園建設、關愛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關愛教育與學校高質量發展等。第二章内容包括:關愛型教師的内涵與特點、關愛型教師的評價指标、關愛型教師成長優秀案例等。第三章内容包括:關愛型學生的内涵與特點、關愛型學生的評價指标、關愛型學生的成長案例等。第四章内容包括: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建設、學生成長指導中心建設、“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建設等。靖國平教授建議把書名微調為《關愛教育導向下的師生發展》。

項目首席負責人蔡芳校長說,十分感謝永利教育學院靖國平教授團隊的傾情指導,今天聽了各位專家的意見,吳家山第四小學團隊對該書的撰寫整體上有了更深入和更清晰的認知,專家離開會議以後,吳四小團隊立即繼續讨論,加快執行這項任務。
審核人: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