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工作是高校教育質量的重要支撐保障,是保證教育教學發展的關鍵環節,也是衡量高校教師素養和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有組織教科研工作是提升高校内涵式、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教育學系一直重視教科研工作在推進課程改革、指導教學實踐、促進教師發展、服務教育決策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學科發展需要有組織科研,近期教育學系圍繞“教科研”積極開展了系列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一)嚴師德 守初心
——教育學系師德師風專題研讨會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2023年3月24日下午,yl7703永利教育學系全體教師開展“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的專題學習會,會議由系主任于洋老師主持。專題學習會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第二,學習新時代師德師風規範;第三,明慶華教授從教經驗分享會;第四,教育學系教師學習經驗交流。
會上,于洋老師就前兩個部分的學習内容為大家做了介紹和學習安排,指出要堅持為黨和人民事業服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做精于“傳道受業解惑”的“精師”和“人師”的統一者。
随後,由湖北省教學名師明慶華教授為大家做從教經驗分享。明慶華教授從教師的職業角色、職業形象、專業發展和對教學的追求這四個方面展開了分享與交流。在教師的職業角色方面,明慶華教授指出教師的職業角色有很多,但其中心都要圍繞學生、研究學生;在教師的職業形象方面,她認為教師要有道德形象、文化形象和人格形象,強調教師應該進行跨界學習,培養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教師的專業發展方面,她提出要建立專業理想、拓展專業知識、發展專業能力以及形成專業自我;在對教學的追求方面,她表示要做到“四求”:力求育人、探求悟道、追求共進、謀求共赢。明慶華教授的經驗分享為大家帶來了很多啟發,激勵我系教職工見賢思齊、奮發有為。
最後,進入學習交流環節,大家就自身困惑與問題進行研讨交流,各位老師分别結合二十大報告和自身教學實踐,深入交流心得體會。經過熱烈讨論,大家對高校教師如何強化自身思想覺悟,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與體會,一緻認為萬變不離核心價值觀,廣大教師要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模範踐行者,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傳遞師德力量。

(二)以研促教 教研相長
——教育學系科研經驗交流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進一步提升教育學系教師教學科研能力,建設一支具有較強科研水平和創新精神的有組織科研隊伍。2023年10月18日下午,yl7703永利教育學系召開2023-2024第一學期第二次教師會議。會議由教育學系系主任于洋主持,會議議程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一是近期工作總結;二是本科畢業論文質量要求工作部署;三是教科研研讨會暨于洋副教授科研經驗分享會。


首先,系主任于洋老師對近期教育學系的工作做了總結,并通報了系部在教學科研工作方面的進一步安排,特别是就近期班主任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單獨提醒和會後讨論。随後,教育學系副系主任劉煥然老師也在會上針對2024屆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進行相應的規範化安排,請各位指導老師把好開題質量觀。
在會議的第三個議程中,于洋老師以“高校教師如何提升科研能力”為主題,圍繞着“科學研究的内涵和意義”“青年教師做科學研究的困惑”“怎樣提升科研能力”三個方面做了科學研究方面的經驗分享。于洋老師指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要關注國家政策和社會需求,她結合自身國家課題立項、結項和CSSCI論文投稿和發表等經曆,提出以目标導向為基準,做好研究前的可行性分析、選題與論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做好反思和記錄,注重實施與成果産出等建議。


老師們就課題選題、申報和結題标準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讨論。本次教科研讨論會還特别邀請了《教育科學探索》期刊社徐靜老師,結合課題申報、結項、中期檢查的相關政策性為教育學系教師們答疑解惑。徐靜老師曾在學校社科管理部門、省委宣傳部任職借調,有着豐富的科研管理經驗。老師們反映在本次教科研研讨中收獲滿滿,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動力。

教師科研能力提升是新時代科技強國和高校“雙一流”建設的重要保障。教育學系力在打造濃厚的教學科研氛圍,加強教育學系教師隊伍建設,接下來将圍繞教學科研工作重心,結合實際,将教科研研讨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多元化,力争出成績、見實效。
(審稿:祝逸明)